深圳列举网 > 商务服务 > 网站/软件服务 > 监管究竟在想什么小贷能否继续存活
深圳
[切换城市]

监管究竟在想什么小贷能否继续存活

更新时间:2018-04-17 15:01:13 浏览次数:81次
区域: 深圳 > 宝安 > 西乡
类别:网站制作
地址:航城大道
在现在这个整治的风口浪尖,很多人都去想监管的想法到底是什么,从近的形式看来,监管看出的风险有着几个方面。
1.宏观审慎方面
2.微观机构主体方面
3.行为监管方面
宏观审慎方面
一要整体评判,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会不会上得偏快了,消费性金融整体作为一支力量,在居民部门加杠杆里面起的作用,从方向上、到速度上,是不是适配?
二要防着银行体系受传染,即风险不能大面积蔓延到整个银行系统。我们知道这网络小贷、现金贷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着“影子银行”特征的。尤其是,比如有的银行通过批发的方式、“助贷”的模式,把资金运用到了这些贷款公司的里头去了,甚至我知道有的银行还是通过一些表外理财走的。
当坏账起来了,说到底,要看资金的源头在哪里,是股东?是大众投资人(比如通过P2P)?是银行?说到底,源头在哪里,风险就在哪里“买单”掉。
第三点,是和第二点有点类似的,那位监管人士额外单列成一个小点的:“ABS”。监管会防着这里头杠杆过高,同时又没有合理的、足以和各个分级的资产的风险所对应的定价。那就会造成,证券化了的资产,看似在流转,但转来转去也没能转出整个金融体系,甚至,还会在里面积累有毒资产。
微观主体方面
一是信用风险。这些小贷、消费贷、现金贷之类,绝大部分的贷款是没有抵、质押物的(除了车贷、房子二押等模式,但这些模式一般都不是网络的APP的借贷、也不是正统意义上的现金贷了)。
这一点“愉见财经”之前也分析过很多次了,像这类小额分散的借贷,风险不靠抵质押担保,靠的是依托数据建立一套评分模型、量上来了大数法则就起效。
可有些事情,是“成也萧何败萧何”的。首先,这套数据或模型太隐蔽,有什么数据、如何筛选的、怎么运作的、有多少效果,外头的人其实看不清,只能听借贷公司的人吹得云里雾里,然后跑一遍数据自己看效果。
其次,是监管们真正担心的,那就是即便这套模型曾经管用,可是,它没有经历过时间周期的锤炼、没有经历过足够大的压力测试的考验。很多模型,行业上行资金齐齐涌入时是有用,但“抽水”期却会失灵;很多模型,外部经济周期上行时有用,低速期就没用了等等。
网络小贷们也就兴起了那么几年,所谓大数据积累也就这么一些,监管担心他们并没有经历过周期锤炼,一旦资金大“抽水”,不良就大爆发了。
二是资本充足率。这一点其实和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所追求的目标,是相悖的(当然持牌网络小贷是有杠杆率规定的,我这里是泛指互金们)。对他们而言,要紧的是砸钱获客、跑量、圈地盘。只有赶紧把量拱大,风投一看,唷,有独角兽潜力,那才叫英雄。
再者,那名监管人士又一次提到了发ABS。他说,有的机构,也许全年看起来资本充足率还可以,但在某些时点上,还是太高了。
三是流动性风险。这一点相对不重要,只是个别消费金融公司,单笔规模大、周期有很长,要提示一下流动性风险。
行为监管方面
这方面相对于比较容易理解:
就像利息,不能放高利贷吧;
比如销售,这些消费信贷在营销获客过程中,信息揭示得是否足够透明?还是各种收费、各种名头、砍头息、协议全在你看都不会看的打勾项里给默认选择了,把借款人绕得云里雾里都算不出原来这综合定价开得这么高啊
比如消费者选择的适当性:年龄、学历背景等等。监管怕的是,选择不适当的客群后可能会引起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催收,对外包催收商有没有管理能力?监管怕的是,别后闹出各种催收等。
从上几个要点来分析,监管只是想对于行业的不规范行为作出整顿,对于行业并不是想“一棍子打死”而是想进行管制,来限制不规范行为,促进行业发展。是否有助于小贷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暂时还没有准确的数据可以论证,但是至少可以降低行业风险,这是毋庸置疑的。hua***/gsxw/822.html
深圳网站/软件服务相关信息
服务器大促销
盐田-大梅沙
3月21日
3月5日
注册时间:2018年03月26日
UID:471370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