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正所谓经济越发达,物流业也越发达。然而,我国的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管理的理论研究、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现代物流人才严重匮乏[1]。高校作为物流人才的重要输出渠道,应把学生培养成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1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概况
我国的物流管理专业于1993年由河南工业大学早开设,经过20多年,国内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大学已经有370多所。物流管理专业已成为高考填报志愿的热门专业之一[2]。在2018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排行榜中,南开大学雄居排行,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紧随其后,占据第二、第三名[3]。2018年我国物流管理专业高校排名。延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更是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2017年1月,延边大学与珲春市人民政府成功举行了筹建延边大学珲春校区的签约仪式。延边大学珲春校区2017年开始正式招生,2018年正式招批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延边大学珲春校区的物流管理专业作为新建本科专业,其专业建设及发展规划应该充分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
2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校为提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素质能力,积极开展了专业建设的工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大部分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都是为了吸引和扩大生源,忽略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定 位。这就导致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逻辑性,专业工作岗位分析与社会相脱离,学生毕业后的创新创业能力差等问题。
2.2课程体系不完善
教学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选用及教学方法几个方面。目前,一些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早已跟不上经济的发展步伐,已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要求。而且,教师习惯全程讲授的方式,教学方法传统,对互联网时代新的教学方法应用较少,其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理论形式,导致教学体系不完善。
2.3师资队伍薄弱
较高的社会服务技能是高校物流管理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大多教师也基本上都具备了高学历、高职称、科研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特点。然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比如学校到学校,教师缺乏行业、企业背景甚至缺乏一线实践经验[4]。虽然这些教师具备了专业基础知识,但是不具备为企业提供高水平服务的能力,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应用的引领与指导作用。
2.4教学环节失衡
,评价体系保守单一。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评价体系应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它是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学习的重要因素。然而,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还是比较保守,基本沿用期末考试一考定结果的方式,直接以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依据。这种评价方式只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和应用能力的掌握。第二,教学方式过于传统,缺乏实践教学。由于物流领域所涉及的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导致其物流设备、加工条件及作业要求等形式多样、复杂多变。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依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加强了“互联网+物流”体系的构建,从而实现物流行业朝着智能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然而,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大多数传统教学方法,跟不上这种时代发展的步伐。第三,教学过程中的创新理念不足。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理念将直接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由于很多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都是毕业于电子或计算机专业,因而在授课过程中大部分都是以教材为主导,缺少创新创业教学环节。
2.5专业特色不明显
我国高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生命力不强、专业基础薄弱等问题。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我国的物流教育仍十分滞后,专业特色不明显,掌握物流管理相关理论、操作技术等能力的现代物流人才严重短缺,无法与物流行业有效接轨。
3民族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建议
基于现阶段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延边大学珲春校区的新建物流管理专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不但要掌握相关硬件的操作,还需要掌握各种管理上的软件技术,从而可在某个领域或行业充当一定的角色。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结合现状和时代要求,进行及时的探讨和调整,尤其是针对当前实践条件适当增加课程的实践和模拟环节,同时对教学计划和任课教师做一些新的变化。
文章来源:南京国际快递公司 http://www.tak***/guoji/nanjing/607.html